转自:新华财经
1月16日,博时基金2025年一季度投资策略会在深圳召开,来自知名券商和博时基金的30多位嘉宾分享了2025年宏观策略、资产配置、指数投资等多维度的深刻洞见,共同探讨市场格局和投资机遇。
自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接续发力,振奋社会经济发展信心的信号不断出现,资本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信心持续提升。博时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黄健斌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伴随上市公司盈利修复和市场信心的逐步回升,权益市场总体机会大于风险。2025年结构上的机会更可能围绕在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推动经济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方向。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就2025年一季度宏观策略及投资机遇作出展望。他表示,海外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美国大选之后通胀再度抬头的可能、经济韧性情况以及货币政策变化。AI仍然是产业端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因素,而国内大类资产的主要交易逻辑是国内宽松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及其初步效果。一季度,预计市场核心关注点包括美国新任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细化、落实,尤其是房地产销售和房价的表现。
资产配置新时代:策略洞察与趋势展望
在主题论坛一“资产配置新时代:策略洞察与趋势展望”环节,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张李陵就“经济周期与资产配置框架”发表主题演讲。
他表示,多资产投资在当下迎来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内外历史经验及当下特殊因素,在对宏观场景中的经济周期(三驾马车、软数据)、价格趋势(物价汇率房价)、债务状况(社融信贷存款量价)、政策取向等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后,重点选择性价比突出、安全边际高、弹性相对充足的资产进行配置。鉴于资产之间存在内在的非对称对冲属性,可充分利用并力争降低组合整体回撤、提升组合收益表现。
指数化投资的思考与展望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境内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在主题论坛二“指数化投资的思考与展望”环节,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赵云阳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以ETF为被动指数化投资的资产工具代表正在新征程上稳步发展,近年来,权益类ETF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投资副总监桂征辉重点介绍了指数增强策略的优势——融合了被动+主动(Alpha+Beta)。他表示,过去几年,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获取难度加大,指数增强基金作为被动指数跟踪和主动管理投资策略的基金,旨在跟踪特定基准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管理手段实现超越基准指数的超额收益,业绩优势正逐步显现。据统计,在权益指数增强基金的历史超额收益分布中,绝大部分权益指数增强基金都能在中长周期获得正向超额收益。(刘丁菱)
风险提示:本材料所载信息不构成对买卖任何证券或提供任何投资决策建议的服务。该信息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本材料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我们对所载材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材料所载内容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信息,后续可能发生变更。未经授权禁止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形式进行商业用途的传播、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