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如何演绎?
对于科技股来说,近期的叙事过于频繁,导致资金出现“脱敏”的情况,其实是比较符合事物的规律。另外,这些股票的确估值不便宜,因此出现回调应该也是在预期当中。
那么,后市将如何演绎?分析人士认为,要做一波持续的慢牛,盈利一定要跟上。否则,牛市基础就会出现问题。昨天市场虽然大涨,但基本上是对长假期间利好事件的一次性反应,再加上融资回补了500多亿,因此涨势强劲。但往往经历一次爆发之后,市场亦有调整需求。一如去年十一之后的行情。今年,市场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后续仍有较为明确的宏观交易主线。
中信建投认为,展望10月全球宏观交易,需要把握四条主线:一是美国政府“停摆”,二是日本新首相政策调整,三是我国重磅会议即将召开,四是我国贸易格局重塑、加力人民币国际化和AI产业建设。不过,该券商也提醒,当前全球产业发展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需关注潜在的海外经济波动、金融稳定、地缘局势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影响。
从风格来看,华西证券研报认为,牛市一旦确立优势风格,通常有2—3年的占优窗口期。A股历史上几轮牛市风格均有轮换,如2005—2007年为“周期牛市”,2013—2015年为TMT主导的成长牛市,2016—2021年为大市值行情。牛市主升阶段可能出现短暂风格切换,本质是行情的扩散补涨。例如2007年上半年和2014年四季度分别出现大盘/周期→小盘/科技、小盘/科技→大盘/金融的切换,持续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3个月。切换后,前期主导风格仍可能再次强化,如2020年7月至12月“成长—价值”风格拉锯后,核心资产再次引领市场。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当前网络的发达程度正加速资产的重估速度,因此风格的变化也会更快、更剧烈。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