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驰财经

银行股回调背后:谁在抛售 谁在加仓

一期货 2025-10-01 164浏览量

  谁在买入银行股

  虽然银行股近段时间缺乏亮眼表现,但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对资金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它们是险资、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心头好。随着政策持续加码,今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鼓励险资入市,接下来,银行股或仍为受益标的。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剔除受自持因素影响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平安银行3只个股,在险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天风证券研究所银行首席分析师刘杰表示,银行股在高股息板块中优势突出。具体来看,他认为,一方面,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高股息、类固收的优势凸显,结合分红稳定、经营稳健的特性,其投资吸引力依然较强。另一方面,在高股息投资策略相对应的板块中,银行板块低估值优势尤为突出,相较于煤炭、石油石化等高股息板块,银行股安全边际更高。同时,银行股波动较低,符合稳健投资需求。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纬也表示,银行股业绩波动相对较小,分红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收益确定性、稳健性,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同时,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股息率处于行业前列,红利价值有望继续吸引中长期增量资金流入该板块。

  此外,近日多家银行“董监高”密集增持银行股。记者统计发现,9月以来,包括光大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苏州银行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披露增持进展,这些银行的股东、董事、高管人员等自掏腰包,用真金白银传递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多家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存贷结构不断优化、净息差企稳、中期分红机制创新升级,银行股长期配置价值优势依然明显,叠加险资等资金的配置加持,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银行股升势何时再启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阶段性调整不改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长期逻辑。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银行股的估值修复行情并非短期行情,而将伴随着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长期转型深化。

  “从长期视角看,我国银行业正在进行经营模式的关键转型,从以规模驱动和顺周期扩张为特征的传统路径,逐步转向更注重质量、具备弱周期韧性特征的精细化经营,主要表现为资本使用效率持续提升、客户分层经营不断深化、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高。对投资策略而言,这种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兼具弱周期韧性、高股息与低估值特征的银行股,仍将在资产配置中继续发挥平衡防御与收益的重要作用。”薛洪言分析称。

  “从市场规律来看,各板块会进行周期性轮动,炒作高估值板块后,资金往往会回流到低估值板块。四季度银行板块本就容易出现行情,尤其是在三季度经历回调后,银行股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更大。”上述股份行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基本面上,银行净息差下行趋缓,负债端成本改善。经过几年LPR的下调,降息周期或结束,银行净息差可能将迎来拐点。在资金面上,银行股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依旧强劲。与主流金融资产相比,3%-4%的银行股息率较为稳定。险资、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等都有望为银行股带来增量资金。”

  刘杰分析称,展望后市,险资增配银行板块空间依然较大。在资金面驱动下,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一是新增保费带来增量资金。在监管部门要求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力争从2025年起每年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市场。二是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带来增量资金。目前财产险、人身险行业内多数公司理论上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为其上季末总资产的30%。从长期来看,用足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有利于险资配置银行股。”刘杰表示。

  延伸阅读


标签:
文章来源声明:一期货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