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金融市场突然掀起大风暴。
9月2日,欧洲股市、汇市、债市集体遭遇抛售,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大跌1.52%,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多国股指亦全线下挫,德国股指一度大跌超2%。有分析指出,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的原因是,市场担心英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也不平静。北京时间2日晚间,美股开盘后,三大指数全线重挫,纳指大跌超1%;恐慌指数VIX大幅拉升,一度飙涨超19%。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走低,芯片股跌幅居前,截至22:00,英伟达、阿斯麦ADR、美光科技、高通跌超2%。另外,美国国债跌势扩大,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逼近5%,为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股债汇“三杀”
9月2日,欧洲市场上演“股债汇三杀”,其中,英镑、欧元兑美元汇率直线跳水,英镑兑美元一度大跌1.52%至1.3340,势创4月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欧元兑美元跌0.55%,现报1.1648。欧洲股市亦全线下挫,截至北京时间22:00,德国股指大跌1.68%,西班牙股指跌1.35%,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意大利股指跌超1%,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89%,英国股指跌0.45%,法国股指跌0.31%。
欧洲降息前景的不确定性
通胀压力和央行货币政策走向也是推高欧洲各国国债收益率的重要因素。
英国高通胀可能限制英格兰银行进一步降息空间,削弱经济刺激能力。欧元区8月通胀数据高于预期,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维持高利率政策。
投资者担心美欧高债务和贸易政策可能带来新的通胀压力,进一步推高全球长期利率水平。
另外,欧盟统计局9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通胀率小幅上升,依然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水平,这一表现强化了市场对短期内利率维持不变的预期。
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CPI年率初值录得2.1%,高于7月的2.0%,预期为2.0%。推动因素主要来自未加工食品价格上涨,以及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拖累减弱。
剔除食品和能源等的核心通胀率则维持在2.3%,高于市场预期的2.2%。不过,关键的服务业通胀继续放缓,由3.2%降至3.1%。
数据公布后,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未来几个月将维持利率不变。目前市场认为,欧洲央行到今年12月前再度降息的可能性仅为25%。
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施纳贝尔周二表示,通胀风险实际上倾向于上行,她并不担心通胀会长期低于目标,因为经济增长仍然稳健,全球贸易动荡将推动成本上升。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Bert Colijn表示,在经济增长乏力、下行风险依旧显著且美联储预计将恢复降息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内部的“鸽派”可能仍会推动再降息一次。但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暂停降息的理由已相当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