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驰财经

算力板块集体狂欢:英伟达松绑+AI炸场 寒武纪868元封神

一期货 2025-08-14 176浏览量

  中研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中国占比达35%,预计2025年将超20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算力板块多个细分赛道增长背后,是算力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随着AI芯片功耗的持续攀升和全球能效管控趋严,算力基础设施正加速向高能效方向演进,液冷技术、CPO、先进封装等创新方案迎来黄金发展期。

  四大因素驱动

  近期,英伟达对华销售政策松动、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全球AI大模型密集发布带来的算力需求激增以及国产算力产业链的持续突破,成为算力产业链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

  因素一,英伟达对华销售政策疑出现松动迹象,为算力产业链注入强心针。8月13日盘中,市场传出英伟达可能获得向中国销售AI芯片的许可,这一消息直接刺激英伟达概念股集体走强。

  因素二,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的爆发式增长,支撑算力需求。

  此前多家海外科技巨头公布上半年业绩后,资本开支指引均超预期,促使市场对AI算力硬件需求预期走高。

  据浙商证券跟踪研究,2025年上半年度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资本开支总计为1593.84亿美元(不含融资租赁),同比大涨24.4%。且二季度环比增长明显,超市场预期,反映出各大厂商在AI基础设施扩张上的持续投入意愿。

  因素三,全球AI大模型的密集发布,持续推高算力需求。8月以来,全球AI领域出现重大进展:北京时间8月8日,OpenAI发布了其最新版本领先大模型GPT-5,该模型大幅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API调用价格与Gemini2.5Pro实现对标;Google/Anthropic等厂商也带来模型小幅更新。此外,市场还传言深度求索(DeepSeek)的DeepSeek-R2可能在本月发布(尽管公司人士已否认这一时间表)。

  中金公司指出,大模型行业领军者正通过技术迭代及客户黏性,使得追赶者不得不进行“算力抢筹”来避免被时代淘汰。北美模型更新迭代+推理应用落地已在当下模型代际上实现初步闭环,算力在后GPT-5时代依然为“硬通货”。

  因素四,国产算力产业链的突破性进展。国内算力企业加速技术攻关,已在多个环节实现突破。华为即将发布的AISSD技术引发市场关注,该技术通过将多级KV-Cache缓存数据持久化保存至SSD,显著降低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据称可降低推理时延78%,提升单卡吞吐量67%。

  在液冷领域,国内公司英维克、申菱环境已实现冷板、CDU等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部分产品进入英伟达、华为供应链。

  在此背景下,机构对板块头部企业业绩走势较为乐观。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光模块与CPO、PCB、液冷、铜缆高速连接、AI芯片、数据电源等算力硬件六大细分方向中,机构预测多只百亿以上市值个股今年业绩将高增长,其中华丰科技净利润预计增长1479%,海兰信预计增长897%,科泰电源预计增长685%,仕佳光子、永鼎股份、宏和科技等预计分别增长569%、489%、457%。


标签:
文章来源声明:一期货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