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美国三大股指本周一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联袂创历史新高。然而,市场情绪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有关估值问题的表态后有所降温,股市连续两个交易日回落。
市场观点认为,鲍威尔的表态,加之投资者对人工智能(AI)相关交易持续性的疑虑逐渐升温,是短期调整的主要原因。不少华尔街人士认可鲍威尔的观点有一定依据。过去三年,标普 500 指数(SPX)和纳斯达克指数持续强劲上涨,已将多项广泛使用的估值指标推至历史高点或接近历史高点。
事实上,鲍威尔并非首位指出股市估值过高的美联储主席。雅德尼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创始人雅德尼(Ed Yardeni)将鲍威尔的言论与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句名言联系起来。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如何知道非理性繁荣何时会过度推高资产价值,进而导致资产价值遭受意外且持续的下跌?”“非理性繁荣” 这一说法因格林斯潘而广为人知,后来更成为互联网泡沫的代名词。在他发表这番演讲三年多后,股市才达到当时的峰值。当前这轮牛市是否会面临类似结局,仍有待观察。不过从以下三个指标看,潜在风险似乎值得注意。
美国银行首席股票策略师苏布拉马尼亚(Savita Subramanian)认为,目前暂无立即担忧的必要。对投资者和市场而言,高估值或许只是“新常态” 的一部分。毕竟,如今美国最大的一批企业,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同行已截然不同。
如今,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更低;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浮动利率债务几乎已完全消失,这使得偿债支出更具可预测性。
大型企业的利润有所增长,而季度间的盈利波动有所下降。美国银行的数据显示,如今高资质企业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占比已超过60%,而20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50%。此外,企业的 “轻资产化” 程度更高,有助于降低固定成本,同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在帮助企业减少劳动力成本。“或许我们应该将当前的估值倍数视为新常态,而非期望它回归过去时期的平均水平。”苏布拉马尼亚写道。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