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4月2日,中办、国办联合发文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要求强化事前引导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反内卷这事儿,摆到了台面上。
其实,之前各家电商平台已经有了不少动作。
3月31日,淘宝直播宣布,2025年全面加码品质直播,新增110亿投入。
最近,抖音方面,最近也推出九大商家扶持政策,助力商家降本增效。
而京东方面则宣布,针对多类目继续实施返佣降扣政策。
4月3日,拼多多“商保会”宣布,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扶持商家。
以前大家是抢夺用户,今年商家地位显然更重要了。
平台看重商家,一是为上半年的618准备。年初给618做准备是常态,每年这个时间节点各平台都要出一些扶持商家的动作,今年不一样的是,平台投入力度更大了。
二是,电商要反内卷,低价刺激需求逻辑就改变了。
当内卷成为历史,供给重振需求的价值就显现了出来。由此,整个电商行业,从低价刺激需求到供给创造需求的动力转换,势在必行。
直播电商,供给为王
潘乱说,短视频是互联网的白话文运动。
这个总结很精辟。
如果把这个总结在电商的语境里,那就应该说“直播就是一场电商的十月革命”。
商品是死的,内容是活的。主播在直播间里嬉笑怒骂,与粉丝亲密互动,然后用精致的表演告诉你,就买它!
然后呢,卖货的逻辑彻底变了。
1.0版本里,卖货的本质是卖注意力。
李佳琦、小杨哥、罗永浩、董宇辉,哪个主播刚开始做直播,不是先从搞大流量池开始的?那个时候,直播还有流量红利,而价格是重要的增长工具。
低价带来流量,带来注意力。
用户涌进直播间,也大多为低价买单。
于是,低价的商品不是商品,而是被异化成了流量的工具。借此,抖音、快手凭借自身巨大的流量池,迅速完成电商化。
2.0的版本里,卖货的本质是卖情绪。
头部主播崛起之后,直播间里的交易,复购比例上升。这个时候,用户与主播之间建立了信任链接,到直播间里买东西,成为一种习惯。
相关推荐
- 06-09美联储,重磅来袭!关税,重大变数!
- 06-09事关分红,12家滞涨公司迎利好!
- 06-09本周2只新股申购!全球智能卡头部生产商登陆A股
- 06-09中核国际受邀出席中核集团第三届上市公司集中投资者交流季
- 06-09苹果(AAPL.US)WWDC前瞻:软件生态迎来大迭代 AI生态开放战略将成焦点
- 06-09上周新成立基金40只 总发行规模达到310.13亿元
- 06-09突然!多地“国补”暂停,发生了什么?
- 06-09考生高考作弊家长用钱摆平?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 06-08刚刚!关税谈判,传出新消息!
- 06-08【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I产业链或迎反弹!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