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启明创投邝子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声:中国人工智能投资远未过热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3月23日至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办。在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全球共享共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在会上发表演讲。启明创投作为一家拥有19年历史的创业投资机构,专注于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是中国投资人工智能最活跃的基金之一。
邝子平提出,人工智能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成为未来10年最重要的投资机会之一。他强调了以下四个观点:
一、人工智能的国际化。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带来的好处应由全人类共享。人工智能训练所采用的基础数据集是全球共通的,不应人为设定市场壁垒。
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潜力巨大。虽然中国人工智能投资规模远小于美国,但中国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并未过热。
商业分析公司CB Insights的统计显示,美国创业投资机构2023在AI方面的投资是400亿美元,2024年是760亿美元。同时,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在2023年的融资规模大约是105亿美元,2024年是140亿美元,中美相差约4倍。
DeepSeek的全球走红,让大家重新评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但不管怎样评估,答案都是很清晰的: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还有一个巨大的投资缺口,它远没有过热。
随着DeepSeek等中国基础大模型的成熟,价格的不断降低,2025年将是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爆发的一年。
三、人工智能投资的国际化。中国应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市场的变化将促使全球投资人越来越关注中国市场。
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诞生了很多出色的移动互联网超级应用企业。同时,中国的投资人积累了独到的经验。如果,中国投资人在全球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投资,将有力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四、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前提是国际化,包括人员、技术、投资和产品服务的交流。中美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的两大势力,相互理解和信任对技术发展至关重要。
邝子平还提到,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另一前提是全球社会互相开放,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普惠包容发展方面,比如,在新药研发、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应用上通力合作;在国家安全等方面开展对话,厘清底线;在民用、投资等方面公平竞争,取长补短。如果能这样,人工智能必定会给相关国家乃至全人类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格林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相关推荐
- 06-09美联储,重磅来袭!关税,重大变数!
- 06-09事关分红,12家滞涨公司迎利好!
- 06-09本周2只新股申购!全球智能卡头部生产商登陆A股
- 06-09中核国际受邀出席中核集团第三届上市公司集中投资者交流季
- 06-09苹果(AAPL.US)WWDC前瞻:软件生态迎来大迭代 AI生态开放战略将成焦点
- 06-09上周新成立基金40只 总发行规模达到310.13亿元
- 06-09突然!多地“国补”暂停,发生了什么?
- 06-09考生高考作弊家长用钱摆平?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 06-08刚刚!关税谈判,传出新消息!
- 06-08【十大券商一周策略】AI产业链或迎反弹!港股是本轮牛市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