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折叠屏的消息变得多了起来。
博主@数码闲聊站在微博最新透露,苹果公司的首款折叠屏iPhone是大折叠,目前打样外屏尺寸为5.49英寸,内屏尺寸则达到了7.74英寸。
业内人士不禁感叹,被传了多年的苹果折叠屏,终于有点谱了。
自2024年底以来,苹果折叠屏产品的消息就被密集爆出。前段时间,有消息称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将采用书本式的折叠形态,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其折叠后的厚度为9.2mm,展开后的单面厚度则为4.6mm。
除了尺寸方面的爆料,苹果折叠屏供应链的消息也被传出,包括屏幕、支架、转轴、光学、电池等环节,涉及富士康、蓝思科技、领益智造、舜宇光学等多家公司。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产业链人士证实,部分公司已确认会供货或送样。
当前,国内外厂商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华为发布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已经距今5年。苹果此时才接近发布折叠屏产品,是否“赶个晚集”?作为行业标杆,其发布折叠屏产品又将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值得各方期待。
蓝思科技在1月的机构调研中表示,在折叠机方面,公司早已布局多年,掌握上下折、左右折、多折的 UTG 和CPI 折叠屏核心制造工艺,具备保护膜及贴合、铰链、钛铝合金中框及玻璃背板等关键配套部件及相关贴合组装能力,相对于只能提供单一零部件的厂商更有优势。
领益智造此前在互动平台也回应过相关话题。其称,公司碳纤维结构件作为屏幕支撑板的关键零件,具备高强度、低密度、模量好,兼具导电及散热佳的特性,逐步替代不锈钢材料进入折叠手机行业。行业头部客户的相关折叠屏及其他中高端手机机型已采用公司碳纤维结构件,并实现量产出货。
重塑行业格局
作为苹果的首款折叠手机,无疑被市场寄予厚望,其中,折痕、耐用性等问题是关注焦点。
“一是折痕是否能够完全解决,更加平整;二是系统和应用适配是否更好。”2月17日,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美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对记者表达了两个关注点:“一是产品是否在技术创新、产品形态和系统交互等方面都有突破的地方。例如,其铰链和屏幕技术的创新,是否有显著改善屏幕折痕和耐用性问题,值得观察。二是产品能加速市场发展,如果可以,那就说明这是一款成功产品。”
当前的折叠屏市场,已被华为、三星、OPPO、小米等品牌耕耘多年。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日前披露的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全年总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其中,华为占据48.6%的市场份额。荣耀、vivo、小米、OPPO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五位,分别占有20.6%、11.1%、7.4%、5.3%的市场份额。
苹果此时入局,是否“赶了个晚集”?
要知道,三星早在2019年2月就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在行业内率先将折叠屏手机商用落地。2019年10月,华为也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如今已更新到“X6”版本。小米公司、OPPO也在2021年先后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
但苹果向来是行业“核弹”,一如其此前引入“全面屏”“AI功能”,总能搅动风云。
“(入局)不晚,苹果一般不是做市场先锋,而是将产品做好,将市场蛋糕做大,经过其他厂商这几年的市场培育,消费者对折叠机已经有一定认知度了,是苹果进入的好时机。”林美炳说。
张孝荣也表示,虽然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相对较晚,但折叠屏手机市场正在快速爬坡期,并不意味着“赶晚集”。“苹果的加入有可能提升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推动市场规模增长。此外,苹果的折叠屏产品可能会在软件优化、硬件设计和耐用性等方面设定新的行业标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机构方也在关注苹果折叠屏的动态。
中信证券日前发布研报称,苹果进入折叠屏市场的可能性仍然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为相关供应链的材料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看好苹果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在手机领域的行业引领作用。苹果通过引入创新性的技术,以求解决折痕和易碎问题,苹果折叠屏的技术升级推动直接相关材料发展,推荐蚀刻件提供商、碳纤维支撑件供应商、UTG玻璃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