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驰财经

数据:调整啥性质,逻辑不变边等边看

东方财富网 2025-03-21 1252浏览量

昨天早报我们指出市场纠结,并且分析在短期波动中中期格局的方向。其实说白了,A股的毛病,就是发现没东西炒或是抱团不动的情况下,惯性调整,与价值无关。

而港股和大消费的调整则有更深层的因素,一起看看。

盘面上,港股调整,机构人气也上不来。

大消费在茅台带动下大跌,港股互联网调整幅度也大,这就是核心资产整体调整。一个是财报出完之后有分歧,一个可能和降准降息没来有关系。

南下资金今日净卖出港股4.08亿港元。其中:净买入阿里巴巴-W 8.54亿、中国移动7.48亿、美团-W 2.74亿、中国银行2.31亿、吉利汽车1.42亿;净卖出腾讯控股33.31亿、中国平安8.42亿、小米集团-W 8.07亿、中芯国际7.64亿、快手-W 5.53亿

南向资金大卖腾讯33亿,其实海外投行纷纷提高了目标价,但是内资认为25年资本支出比较弱,发展信心不足,平安则是第四季度疑似利润不高。

不过南向还不是砸盘的主力,外资还是定价的主要力量。

周四晚上美股小幅调整,中概股大跌,应该是有一些热钱调仓去美股抄底了,但投资逻辑目前未发现变化。其实小米、腾讯们的总体业绩非常优秀,再次把估值拉下来了,跌一天就改三观不至于。

恒生系主力ETF资金面上尚好,份额总体增长。

而融资盘昨日大买恒生系品种。

债券反弹了一天立即遭大幅卖出。港股医药昨日比较强,也被减仓。

份额数据上,还是纠结的姿态,不过近期科创50持续流入比较可观,总有人有格局。

纠结的情况下,资金还是左右互搏,昨日海洋经济带动了军工类ETF的表现,资金多了一些。

而新能源缩量。

这样的行情,主动参与把握很小,有量化在小打小闹也打不开空间,这也是我们昨日大费笔墨讲中期格局的原因所在。

消息面上亮点不多。

中药有个利好,其实这个品种叠加大消费和养老的概念,却是是个可以长投看看的方向。

中移动算力投资对科技算个小小利好,但是我们昨天分析了,现在市场风格不利于炒预期,可以看下昨天文章,这里不多说了。

华为的新产品,原来如此而已,不利于产业链。

机器人基金300万元规模?是不是写错单位了?这就不是利好了。

资金纠结了几天了,内资指望港股带节奏,港股指望政策、产业方面的新东西。如果都在等,那么盘面就不会好看。近期降息降准似乎淡化,可能导致外资对短期政策面预期减弱,叠加龙头股财报分歧,A股港股核心资产减仓就相对合理。

资金面上,中短线资金低吸态势明显,高抛低吸战术降低成本可参考。

短期不确定性确实强,我们也说了主动角度没有可投的方向。银行、能源、煤炭、电力等这些避险品种,可能会偶露峥嵘,探探量化的流量,意思不大。

今天叠加股指期货交割,走势比较关键。

每个人有自己的信念,无法左右。但我们认为代表东大最优资产的港股科技、机器人为代表的增量新兴产业以及政策发力方向的育儿养老消费,依然是最值得中期坚守的方向,逻辑未变。

不管大盘如何,只关注产业方向,新契机在路上。

只是从战术层面,短期应避免参与激烈博弈,中线关注逻辑的持续性和变化,我们也会持续跟进。

(转自:木鱼ETF)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标签:
文章来源声明:东方财富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